【编者按】献技市集的春天来了?老狼、周杰伦、李荣浩等明星演唱会高调重启,迷笛、草莓、春游等户外音乐节也全面转头。演唱会、音乐节、Livehouse舞台,大剧院、小戏院、沉浸式演艺空间,东说念主们从头回到现场,聚会在线下空间,无法相比的体验也回来了。接连连接的现场正在激活献技市集和相关行业,第一财经将抓续关注。
时隔三年,中国献技市集终于迎来首位国际艺术家。
3月12日晚,德国大提琴演奏家扬·沃格勒登台国度大剧院,带来一场号称“马拉松式”的全套巴赫《大提琴无伴奏组曲》献技。早在献技前数日,国度大剧院官网就显现本场献技售罄。不管在乐迷心中,如故从本年献技市集的复苏趋势来看,海外艺术家在疫情后从头走入中国,这场音乐会成了膺惩记号。
从飞机落地北京的那一刻,扬·沃格勒就感受到中国东说念主的姿色。接机的鲜花和东说念主群,充实而劳苦的行程与各人课,都让他体会到疫情以来久违的东说念主与东说念主之间的热忱。
巴赫《大提琴无伴奏组曲》被公以为是大提琴家的试金石。这套作品创作于巴赫器乐创作的巅峰期,但在历史上被埋没一百多年,直到上个世纪,才被大提琴家卡萨尔斯从一堆故纸堆中从头发现乐谱,独自征询20年,直到1909年在伦敦进行现场献技并录制唱片,才由此传遍宇宙,成为古典音乐史上一颗伟大的遗珠。
“与其说巴赫《大提琴无伴奏组曲》是一部很难的作品,不如说,我遴荐把这部作品带到这里,收场我与中国听众的团员。”在罗致第一财经专访时,扬·沃格勒说,他坚信巴赫作品中有一种不朽的力量,“在咱们东说念主生中,顺境和困境都需要陪伴,巴赫不管对于我,如故对听众而言,都是很好的陪伴。”
巴赫的狂欢
空阔的舞台上,一把琴,一个东说念主,扬·沃格勒独自完成了从晚上7点抓续到10点的巴赫“马拉松”。
“质朴,畅通,明快,节略”,是乐评东说念主王纪宴对扬·沃格勒演奏的巴赫《大提琴无伴奏组曲》评价,他以为演奏家演奏的速率偏快,“复原了舞曲般的流动感”。
从历史上来说,凡是闻名的大提琴家,都以演奏巴赫《大提琴无伴奏组曲》为指标。这部作品是好多各人级演奏家的盼愿,同期亦然需要工夫和东说念主生经验智力攀高的岑岭。许多大提琴家都是苦练半生,直至晚年智力饱读足勇气去录制一张唱片。
村上春树最爱的法国大提琴家皮埃尔·傅尼埃曾于上世纪60年代录制巴赫,作者将他的演奏描画为“流丽而有节制”。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是60岁录唱片,俄罗斯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亦然晚年才走进灌音棚,两位各人都在唱片中留住了对巴赫不凡厚谊的演绎。
扬·沃格勒回忆我方起始搏斗这部作品,是在10岁时。他生于一个音乐世家,从小伴随父亲学大提琴,“巴赫一直围绕着我的活命。”
从10岁到接近50岁,巴赫从未离开过他的宇宙,也成为父子之间的音乐纽带。2012年,父亲升天,扬·沃格勒备受打击,精神果然坍塌。“其时候我作念了一个膺惩的决定,去录制巴赫。亦然那一次之后,我才有勇气在音乐会上演奏全套巴赫。”
扬·沃格勒与大提琴家马友友是朋友。马友友曾说,“巴赫是我一直不变的音乐伴侣,近六十年来,不管是在压力、庆祝或失意的时候,它都给了我托付、抚慰和繁华。我越来越坚信,巴赫在这组作品中献技了音乐家和科学家两种扮装,抒发了对当然和东说念主性的精准不雅察。”
这么的感受,扬·沃格勒澈底认可,他以为,恰是因为莫得任何乐器映衬和配合,才呈现出大提琴精密、久了、飘溢着光辉与东说念主性色泽的宇宙。
“我的每一场音乐会感受都不同。”扬·沃格勒说,在当晚的献技中,满座的现场让他敬爱敬爱腾贵。长达三个小时的音乐会后,他一次次返场,抑制随性加演,不雅众席升温烦闷,如同狂欢。
他说,巴赫创作《大提琴无伴奏组曲》时,是在1717年之后,亦然巴赫去往科腾宫廷营生的工夫,“我揣摸阿谁工夫的巴赫,肃穆历东说念主生的顺境与困境。他的第一任内助升天,孩子也一个个升天。他的活命有阳光,也有阴晦与繁难。”
算作索尼古典的独家签约艺术家,沃格勒录制刊行了20余张唱片,长期位居各大古典音乐排名榜首列。他的巴赫《大提琴无伴奏组曲》灌音专辑获德国回声古典音乐奖的“2014年度器乐演奏家奖(大提琴)”,这亦然他第三度获赢得声古典奖详情。
音乐的调换与重启
扬·沃格勒跟马友友同样,都在使用一把宇宙稀有的、制作于1707年的斯特拉迪瓦里“卡斯特巴可·弗”大提琴。
这把大提琴背后,是一段对于东说念主与音乐,女性与艺术的故事。
斯特拉迪瓦里是18世纪意大利弦乐器制作师,其制作的小提琴着名于世。在阿谁年代,大提琴如故一件年青的乐器。
“18世纪,意大利有一家孤儿院,收养了好多女孩。孤儿院教女孩演奏大提琴和小提琴,每天要演奏十几个小时。这家孤儿院培养出一深广荒芜的女性演奏家,恰是因为她们,使得包括巴赫在内的作曲家欣喜为大提琴这件乐器创作新的曲目。1707年,斯特拉迪瓦里也能用他的勤勉,让大提琴从三根琴弦造成四弦。”扬·沃格勒坦言,在大提琴的发展史上,离不开一群女性演奏家对这件乐器的演奏与发挥,更膺惩的是,昔时巴赫在写完《大提琴无伴奏组曲》之后,恰是他的第二任内助替他抄写下了乐谱,才让这部作品流传几个世纪。
音乐的流传与调换,一直是扬·沃格勒最为翔实的。
他除了是大提琴演奏家,亦然德累斯顿音乐节总监、莫里茨堡音乐节艺术总监,对他来说,音乐越过国界的传递,具有超越期间的意料。当他拿着一把制作于1707年的大提琴,沉迢迢来到中国,演奏巴赫创作于同期代的作品,大提琴温柔甘醇的声息背后,传递出的是德奥文化的精髓。
“但这么的传递不成仅仅单向的。”扬·沃格勒说,此次到中国献技,他故意看了一场苏州市评弹团“光前启后”四大名著评弹专场,虽看不懂字幕,仍有共识,“我坚信这么有感染力的献技去到德国,德国的不雅众也一定会产生共识,这恰是文化调换的意料场所。”
在扬·沃格勒的平方活命中,文化的调换无处不在。他的内助王峥嵘亦然一位小提琴家,在中国降生成长,浑家二东说念主常一皆协作。“咱们的孩子既是中国东说念主,亦然德国东说念主,在中德文化相互和会的氛围中成长。”
他心爱跟中国现代作曲家协作,谭盾和好意思籍华侨作曲家周龙都为他创作作品,他欣喜通过这些协作,让西方听到东方。
“欧洲艺术的发展,纪念历史的话是五六百年。但中国文化一经上千年,中国文化经历了更漫长的历史沉淀。”扬·沃格勒帮衬我方算作第一位疫情后走进中国国门的艺术家身份,那也意味着,算作德累斯顿音乐节和莫里茨堡音乐节的总监,他有牵累邀请更多亚洲现代艺术家去往西方,让东西方艺术在兼并个舞台上碰撞。他坚信,以音乐为弁言的国际调换,将会从这个春天驱动,马上重启。
第一财经告白协作,请点击这里此本色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述权归第一财经通盘。未经第一财经籍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修复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根究侵权者法律牵累的权益。 如需获得授权请相关第一财经版权部:021-22002972或021-22002335;banquan@yicai.com。 文章作者
吴丹
要道字国度大剧院巴赫献技
相关阅读
TFBOYS“十年之约”演唱会带动西安4.16亿元的旅游收入,流行巨星泰勒·斯威夫特的“期间之旅”好意思国巡演产生了50亿好意思元的经济影响。
贸易翻新与公益细腻无比 08-09 17:31
舞台献技也在跋扈复原中,那么你最近会去不雅演吗?
07-29 16:28
三个“国度队”的虚幻联动,沉浸式、小戏院、驻场戏剧一经成为膺惩的献技形状。
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06-21 12:30
台上台下,周云蓬很和煦,谈得更多的是具体的问题,比如盲东说念主的出行友好、7月的盲童夏日营,以及劝不雅繁多照管家东说念主等。
艺术市集更生态不雅察 06-13 18:22
由于许多演唱会门票奉行实名制,绑定身份证信息,是以客户比较惦记奏凯转让门票的灵验性,是以好多东说念主倾向于找代拍。
06-01 11:5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